1970 年代以来,越来越多原本被认为恪守一夫一妻制、忠于爱情的动物,被研究者扒出了出轨、偷情、私生子泛滥的劣迹。一夫一妻制存在自然基础吗?人也像这些动物一样,天生有出轨的冲动吗?
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鸟类曾是人们讴歌爱情忠诚的对象。文章源自很文博客https://www.hinvn.com/很文博客-https://www.hinvn.com/54304.html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著名的鸟类科学家大卫•拉克(David Lack)调查了超过 9700 种雀类,发现其中 92% 的物种都是一夫一妻制的。文章源自很文博客https://www.hinvn.com/很文博客-https://www.hinvn.com/54304.html
这一发现并不令人惊异。早在现代生物学初创期,达尔文等自然学家便发现,几乎所有鸟类都会在繁殖季成双成对。他们推测,为了保育后代,鸟类必然会结成夫妻,而基于稳定性考虑,一夫一妻制是最有可能的。文章源自很文博客https://www.hinvn.com/很文博客-https://www.hinvn.com/54304.html
从此,忠贞的鸟儿成了生物学主流观点,也成为大众文化中忠贞爱情的象征。文章源自很文博客https://www.hinvn.com/很文博客-https://www.hinvn.com/54304.html
文章源自很文博客https://www.hinvn.com/很文博客-https://www.hinvn.com/54304.html
西方文化中,2 月 14 日情人节的象征之一就是一对白鸽,因为据说所有鸟类都会在这一天挑选自己一生的爱人文章源自很文博客https://www.hinvn.com/很文博客-https://www.hinvn.com/54304.html
然而,这副浪漫的自然图景,在 1975 年的一次实验后破灭了。文章源自很文博客https://www.hinvn.com/很文博客-https://www.hinvn.com/54304.html
这次实验里,科学家们为每只红翼黑鸟的雌性安排了一只被切除输精管的雄性配偶,却意外发现 39 窝鸟蛋里有 27 窝孵出了小鸟。
经过反复确认,输精管切除手术并无问题。那么解释只有一个,隔壁老王偷袭成功。这一发现在学界引起轩然大波,接下来的数十年中,给鸟儿捉奸成了动物学研究的一大热潮。
1990 年代,DNA 亲子鉴定技术的出现,最终证实了鸟类偷情(Extra-Pair copulation)的存在。纵然绝大部分雀形目鸟类维持着表面上的一夫一妻制,已经发现 86% 的物种都存在身体不诚实的现象,私生子比例可高达 11%。
这一发现,重挫了动物界中坚持一夫一妻制的势力。整个动物世界,一夫一妻本来就少的可怜,哺乳动物中更仅占 3%,而人类恰是其中之一。
一度被认为是一夫一妻制的白掌长臂猿,也被发现有「偷情」行为
人类已然成了动物界的少数派。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爱情忠贞、坚持一夫一妻的优势,到底在哪?表面上一夫一妻的人类,是否也像鸟儿一样,有着天然的出轨可能性?
配偶忠诚靠暴力
自然界中,主要有四种繁殖模式,多妻多夫制(Polygyandry),一夫多妻制(Polygyny),一妻多夫制(Polyandry),和一夫一妻制(Monogamy)。
一种生物选择何种繁殖模式,主要取决于两性的利益偏好和实际权力,这就需要先分析两性的利益诉求。
不论雌性或雄性,天下间所有动物的愿望都是相通的:都希望配偶对自己绝对忠贞,但自己却能够随意挑选任意质量、数量的异性。
对雄性而言,配偶忠贞能够最大程度保证后代是自己的孩子,同时,配偶数量越多、后代数量也越多。而对雌性来说,配偶忠贞才能垄断对方提供的物质补给。
鸳鸯完全不如古人说得那么忠贞不渝
不过,理想是诱人的,现实是残酷的。双方都想让对方从一而终,自己则都想沾花惹草,最终的解决办法只要两种:妥协,或是暴力。
为了保证配偶的忠贞,雄性的暴力从来屡见不鲜。要么是物理性地堵住雌性生殖孔,限制雌性再次交配,或是使用精液蛋白降低雌性性欲。比如果蝇精液里的性多肽,就可以显着降低雌性再次交配的欲望。
而广大雌性面对可能出轨的配偶也绝不手软。
例如有一种覆葬甲虫(Burying beetle),夫妻双方会共同保卫一具尸体,用于产卵和喂养后代。不过,偶尔它们会遇到巨大的、可供多个雌性产卵的尸体。这时,心痒痒的雄性会试图释放性外激素吸引新的异性,而雌性则会施以撕咬、踢打、戳腹,制止雄性出轨。
最极端的情况是蜘蛛——雌蜘蛛在交配结束后会在肉体上消灭雄性,杜绝配偶一切出轨可能性。
利益决定婚姻关系
然而,暴力对抗往往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基于资源互换的妥协,才是动物界确定繁殖模式的主要方式。
雄性的筹码通常是物质,领地、食物,雌性的筹码则是生育权。由于卵子是稀缺资源,而雌性保有再交配的权力,故可以胁迫雄性多多付出。但如果要求过多,雄性又可能会转而追求其他的雌性。
因此,性的主动权在谁手上,就决定了繁殖模式。雄性权力大于雌性,就容易形成一夫多妻制社会,雌性权力大于雄性,则容易形成多夫制社会。
一夫多妻制在动物界中并不少见,雄性为雌性提供保护(防止其他雄性性骚扰)和物质支持,雌性向雄性保证只跟你生孩子。
在性别比接近 1 的群体中,倘若一部分雄性拥有了几个老婆,必然会有一部分雄性没有老婆。极端情况下,可能发展为最强壮的雄性霸占了几乎所有雌性,其他人只能打一辈子光棍。
如海狮群体中,53% 的雄性一个后代也没有,86% 的雄性后代数量不超过 2 个,而领头雄性拥有高达 33 个后代
但多夫制在昆虫里依然很常见。
研究表明,雌性昆虫并不精心挑选对象,而是遇到带食物求偶的就交配一下,谁的精子跑得快谁赢。在许多昆虫中,交配行为可以刺激雌性产卵,雄性带来的食物也可以提高雌性生殖力。
另一方面,昆虫一次动辄生几百上千个后代,绝大部分在性成熟之前就死了,它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质量上乘的精子,还需要基因多样性以应对不同的环境挑战。这个时代的好基因,换了一个时代就未必。
假设她跟一个有抗杀虫剂基因的雄性,一个跑得快的雄性,一个能忍饥挨饿的雄性,一个脑子好使的雄性交配,遭遇杀虫剂、捕食者、食物短缺、环境变化时,总有一部分后代能活下来。相反,如果她只和其中一个交配,那么遭遇其他三种恶劣情况时就全军覆没了。
在物质匮乏的时期或地区,物质资源显得尤其重要,雌性对雄性的依靠会大大增加,雄性在博弈中的筹码增加,享有择偶的主动权。而食物充足的时候,雌性因为生育代价高,卵子成为稀缺资源,择偶就会挑剔起来。
这和人类社会是同一个道理,可以独自负担生活的大龄单身女性不需要降低对配偶的要求,也可以好好的生活下去。
一夫一妻,好在哪里
那么,一夫一妻制又是源于哪种情况呢?
从博弈妥协的角度上说,一夫一妻要求双方达成一种艰难的平衡。只有当双方筹码大致相当,雄性和雌性在交配后,才会共同承担繁育后代的使命。
不过,如果考虑一夫多妻制的弊端,一夫一妻的潜在优势就显而易见了。这一弊端主要就是激烈的同性竞争。
一夫多妻制里的雄性,往往要面临极为险恶的竞争。如果顶层雄性霸占了太多雌性,中下层雄性被迫单身,他们可能会联合起来推翻顶层雄性的统治,顺便谋取繁殖可能性。
例如,金丝猴猴群内部就会时不时爆发混战,年轻公猴不断试图把老猴王赶下台
对雌性而言,如果她们全部去争夺最优质的一些雄性,固然可以争取到少量的精子(有些时候甚至精子匮乏到无法完全受精),却很难得到配偶抚养后代的帮助。
社会中单身雄性过多,遭遇性骚扰的概率也会增大。故雌性之间降低竞争,择偶标准多样化,可以充分开发并瓜分雄性生产力。
还有一种传统的观点,认为一夫一妻制可以确保父母投入更多精力抚养孩子。但相关研究尚不能说清,到底是为了孩子才一夫一妻制,还是因为其他原因形成一夫一妻制之后,才导致育儿投资增加。
纵然一夫一妻制有优点,它致命的缺点是极大地弱化了性选择。
性选择倾向于让那些更优秀的个体产生更多更好的后代。对那些富有魅力的雄性而言,他们本可以拥有更多配偶和后代,一夫一妻制无异于晴天霹雳。出轨偷情于是产生。
人类社会中的偷情则成为了一些影视作品的主题,偷情的动机也非简单的「尽可能让优秀基因遗传下去」
那些配偶质量不高的雌性,也一样乐于出轨——如果能和质量高的雄性交配,再让自己的配偶抚养孩子,显然也是赚到的。
不过,偷情一旦被发现,后果很严重:如果遭到配偶抛弃,雌性很可能无力独自抚养后代。
但是,为什么这么多的雌性动物,甚至包括表面一夫一妻的鸟类在内,还是要出轨呢?
人是天然的出轨动物吗
有研究认为,雌性出轨利大于弊,质量不高的雄性即使发现配偶出轨,由于难以在离婚后找到同等质量或更好质量的雌性,不会轻易提分手。如果雌性配偶不孕不育,出轨还可以提高受孕概率。
在杀婴(Infanticide)盛行的物种内,雌性会同时保持多个性伴侣,以防止再嫁后的新配偶杀掉自己的孩子。此外,由于基因多效性(同一套基因有多种作用),多情的雌性,可能会有更好的生育力。
狮群中杀婴行为相当普遍
不过,也有研究认为,雌性出轨对自己没好处,只因为她和雄性共用了一套情感基因(Intersexual antagonistic),她的父亲、儿子、兄弟都可以从出轨基因中获得好处,家族中的雌性默默「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那么,作为动物的一员,人类又使用何种繁殖策略?是否也天然具有出轨的可能性?
判断一种生物的繁殖模式,标准之一是两性差异。在一夫多妻制生物中,雄性之间要激烈争夺配偶,雌性则无此需求,因此两性差异会进化得越来越大。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生物几乎没有两性差异。
一对白头鹰。白头鹰通常被认为是一夫一妻制,不过当伴侣意外身亡后,它们并不会从一而终。
男人和女人外貌上有显着差异,成年男性体重约为女性 1.2 倍,男性有胡子,女性有胸,因此,很难说人类是生物学意义上严格的一夫一妻制生物。
除了两性差异,另一种判断标准是睾丸和大脑大小的比值。在雌性和多个雄性交配的物种中,雄性为了提高当父亲的概率,往往会进化出更大的睾丸,产生更多的精子。而在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生物中,雄性不需竞争,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精子产量。
就此而言,人类睾丸/大脑比,介于一夫一妻制的长臂猿(Gibbon),和滥交成性的黑猩猩之间。黑猩猩睾丸大小超过大脑 1/3,而人类睾丸大小只占大脑 3%,因此可以推测,人类的天性,还是更亲近一夫一妻的。
如今,一夫一妻制是人类社会的绝对主流。但另一方面,根据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对 194 名女性和 222 名男性的一项调查,发现 22.2% 的女性和 27.9% 的男性都曾出过轨。
一段完全安全的爱情关系是不存在的。歌颂一个东西,是因为缺乏。
评论